发言集锦
发言集锦|国内外嘉宾“云”集献智!深圳创新政策交流会发言实录②
已结束
2022.04.29 - 2022.04.29

00:00 - 00:00

深圳大鹏新区

近期,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深圳市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协办的创新政策沟通会在深圳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嘉宾围绕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数字化建设等主题,交流理念,分享经验,凝聚共识,共谋合作。


以下是嘉宾发言第二期:


微信图片_20230106124159.jpg


南京市科技局局长赵成军:制定创新引领产业转型的行动计划


我今天发言的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介绍南京这座创新城市,二是介绍南京的创新政策。


南京历史悠久,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这里有世界上现存时间最长的城墙、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


南京是综合交通枢纽,57条航线覆盖国内、辐射亚洲、连接欧美。


南京是科教城市。我们有两院院士96名,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和学科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三。南京与2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和科研合作往来,在24个国家和地区建有31个海外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也是一座创新引领的科技名城,我们制定了创新引领产业转型的行动计划。南京的创新政策如下:


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汇聚国际国内创新资源。加强区域辐射能力,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打造高水平人才平台,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各方面的人才,对创新团队和企业给予资助。


打造紫金山科技城,推动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转移。


鼓励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人才团队打造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各方资源组建联合创新体,支持研发型高水平平台发展。


支持创新市场主体培育,主要包括打造创新型链主企业,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坚持机制先行,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大体制机制创新。


营商环境环境方面,用政策保障激发科技活力,大力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激发企业和人才的活力。


微信图片_20230106124219.jpg


成都市政府外办主任姜斌:打破制约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发展竞争力


成都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5826.3亿元,同比增长20.4%。蓉欧快铁通达63个境外城市、20个境内城市。成都与全球23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有104个国际友城和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获批在蓉设领事机构有21家,在蓉世界500强企业达312家。


成都正全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围绕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生态环境等领域规划建设四个创新实验室;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经济和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们也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创合组织的诞生恰逢其时。只有加强全球城市的创新合作,不断打破制约知识、人才、资本、数据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才能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发展竞争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微信图片_20230106124223.jpg


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戴兵:实施普惠性政策、产业政策和创新创业政策三大类创新政策


合肥是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是全国四大整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也是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合肥国际货运航班目前已开通5条航线,直达欧美。合肥也是重要的开放城市,设立了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总部试验区、进口贸易示范区等贸易平台。


合肥的创新政策分为三大类:一是普惠性的政策;二是产业政策;三是创新创业政策。


合肥市创新政策重点支持六个方向:


1、支持国家战略力量建设,主要支持合肥整合性科学中心建设。


2、支持大院大所的合作,合肥市和国内知名院校、院所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实现产学研合作,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应用。


3、支持产业公平公正,着力于推动技术研发突破和成果转化。


4、支持企业主体的快速成长,给予企业研发费用补助。


5、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全链条进行政策支持。


6、强化科技创新的开发合作,积极融入全球的创新网络,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和欧美等国家、地区开展产学研合作,成立国际联合中心。


合肥还针对产业人才给予住房支持、个税减免等;支持柔性引进人才,支持外国专家在合肥工作。


微信图片_20230106124226.jpg


美国旧金山湾区委员会全球项目副总裁兼中国区运营负责人邹艳玲:保持交流合作,维持创新源动力


美国旧金山湾区的成功得益于其创新生态系统。这里有很多著名的全球研究型大学,名校云集为湾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人才、专利等创新要素。这里也是风险投资比例最高的区域,资金能够助推创新型企业不断成长和发展。


第二个成功因素是湾区吸引了全球人才,这里的创新型企业中45%的创业者来自于世界各地。


第三个成功因素是容忍失败。很多企业、创业者都是经过不断尝试后才取得成功。


另外,创新合作也是湾区的成功因素之一。受疫情影响,过去两年多,我们无法组织代表团到中国开展交流,但也积极通过线上跟中国保持紧密合作。我们希望继续保持与世界各地的交流合作,维持创新源动力。


微信图片_20230106124229.jpg


通天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培营:抓住5G技术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性机遇


5G通信应用前景广泛,且在全球的布局越来越广,比如最常见的手机、可穿戴设备、路由器等个人消费品,以及5G技术在各行各业上的应用。疫情使全社会数字化进程加快,我们迫切需要推进更大规模的5G商用部署。


5G技术已经成为社会信息流动的主动脉、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构建数字社会的新基石。抓住5G技术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性机遇。通天地将继续做好“引进来、走出去”的桥梁,促进科技创新合作与发展,结合深港两地资源,创造属于中国品牌的智能产品,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走向世界。


微信图片_20230106124232.jpg


华大集团国际事务副总裁熊韬:希望技术造福人类


创新深植于我们的基因中。今天我想来谈一个关于华大基因创新的案例,就是火眼实验室。


2020年,火眼实验室首次在武汉成立,当时我们帮助武汉政府在五天内建成了火眼实验室。在中国的不同城市有不同版本的火眼实验室,它可以建在建筑中,也可以装在集装箱里或是在巴士上,建造时间只需12天,就可以投入运营。


华大基因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00多个火眼实验室。不仅如此,我们还进行技术转移,为当地的员工赋能、培训,这使得后续实验室可以靠本地员工来正常运营。


华大基因的口号就是要用基因和科技造福人类,希望技术可以让所有人受益。


微信图片_20230106124236.jpg


深圳国际仲裁院副院长安欣:国际化、法制化的创新环境能更好保障创新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重要基因。创新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国际化、法治化的创新环境能够更好地保障创新。


深圳国际仲裁院是一个裁判机构,主要处理平等主体在对外的经济和贸易交往中所产生的合同纠纷。深圳国际仲裁院于1983年成立,它的发展和深圳经济特区“同频共振”。我从六个方面来介绍深圳国际仲裁院助力深圳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优化发展。


1、治理结构国际化。深圳国际仲裁院是中国第一个采取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仲裁机构,第二届理事会的13名成员中有7名来自于境外。2020年,深圳以立法、条例的方式将这一改革成果进一步法定化,更好地稳定了中外当事人对于中国经济特区国际仲裁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的预期,大大减轻了当事人对于地方保护、行政干预的担忧。


2、仲裁员结构国际化。境外仲裁员占比达到了36.63%,覆盖了114个国家和地区。


3、仲裁裁决执行国际化。深圳国际仲裁院的仲裁裁决可以跨越国界,在全球169个国家得到承认和执行。


4、案件结构国际化。案件结构的国际化证明越来越多境内外当事人信任和选择深圳的国际仲裁。


5、仲裁规则国际化。深圳国际仲裁院是中国首次探索选择性复裁机制的仲裁机构。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还出台了为当事人纾困解难的特别决定。


6、仲裁合作平台的国际化。近年来,深圳国际仲裁院不断加强与全球各地的国际组织和仲裁机构的合作,同时通过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推动深港澳间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