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0 - 00:00
2024年09月10日
https://mp.weixin.qq.com/s/bCnesHb133OwXvWm2fgy4A
为促进城市和机构间的交流与联结,推动全球创新要素实现更高效的融合与链接,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举办了以“创新生态系统:集群的力量”为主题的“2024年度创新城市国际交流营”活动。18位来自世界各城市创新平台、网络、科学园区的机构代表、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共聚深圳,从多个维度考察创新平台和园区支撑体系的构建,交流发展建设经验,探讨相互赋能实现共同发展的途径和方式。
9月9日上午,“2024年度创新城市国际交流营”活动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正式开营。开营仪式上,市委外办主任曹赛先发表致辞,并欢迎此次参加创新城市国际交流营的“鹏”友。曹赛先主任首先用“年轻”“开放”“创新”“绿色”4个关键词介绍了深圳这座城市。她表示,深圳正在联合全球创新城市和伙伴,推动发起成立世界创新城市合作组织(WICCO),共同建设一个旨在推动全球创新合作的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国际性组织,加强城市间各领域创新交流与合作,以创新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此次创新城市国际交流营,也是在共建创合组织的框架下举办的年度品牌活动之一。最后曹主任结合此次交流营的主题“创新生态系统:集群的力量”,希望世界创新平台间可以此为契机密切合作,共享资源渠道,相互赋能发展。
随后,河套发展署相关负责人和4位营员代表分别对此次创新城市国际交流营做了分享交流。
河套发展署人才工作部负责人王泽彬对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做了专题推介。他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发展定位、区位优势、制度优势、科研空间等方面介绍了其科创资源加速集聚的优质服务。
瑞士Tenity孵化加速创新园高级顾问Marc Lussy分享了创新生态系统成功六要素。Marc Lussy在金融领域工作了三十余年,有丰富的初创企业顾问经历。在梳理分析了200余家初创企业发展历程后,他总结出创新生态系统成功六要素——初期阶段汇聚大量创始人,吸纳尽可能多的初创企业以增大体量,引导企业学会解决问题、确定任务、制定战略,专注于B2B模式,从创新生态系统成立伊始就吸引初创企业加入,以帮助企业少走弯路、减少失败成本,提供资金帮助企业跨过创新的死亡之谷。
慕尼黑市政府劳动与经济发展部中国事务主任Rita Roider是第二次参加创新城市国际交流营。她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慕尼黑的地理位置、交通优势、宜居环境、创新合作及初创生态体系等信息。
慕尼黑工业大学创新创业中心主任Christian Koerner 则通过发言全景式地展现了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相关情况。他表示,慕尼黑工业大学在多项学术排名中遥遥领先,重视培育初创企业,构建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初创企业生态系统。慕尼黑工业大学以全球化的视野看待创新,以开放的胸怀拥抱合作,希望与更多机构、组织开展交流合作。
香港科技园公司大湾区发展副总监(战略规划)张思婷介绍了香港科技园公司服务创新科技生态体系、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助力“引进来”“走出去”等相关情况。同时,她也分享了香港科技园公司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同频共振”的故事。
接下来,营员将在为期一周的交流营期间与来自深圳政府、机构、企业等多方代表从不同视角交流创新园区与平台的开发建设经验,探讨如何相互赋能,实现共同发展。